工笔画,源自春秋战国,艷丽沉着、明快高雅。文人家具,唐宋元明风格各异,形简意足,孤高绝俗。二者,皆具有浓重的东方审美意趣。 今以酒入画,让拥有悠久历史、传承国密工艺、坚守百草入曲的董酒,与山川溪涧、文人雅器一道,天涯明月共此时。 “文人家具”,在传世字画、古代小说插图、明代版画中得以窥见。此次寻访到的便是致力于把“文人”精神视为家具之“道”的明式家具品牌——问木堂。 茶具提箱,为外出茶事的优雅行囊。不论盛放茶点,还是放置茶具,便携实用且赏心悦目。案前花好月圆景,上有黄鹂深树鸣,佰草香置于提箱之上,卷轴瓶身与古雅幽静契合,酒质为魂与东方审美同在。 架几是放置在案、桌上的小型家具,主要功能是陈设
2021-09-26今年的成都春季糖酒会上,董酒展厅展出了由永琦紫檀出品的佰草香万历柜。万历柜为明式家具之经典,上格下柜,一开一收。上格用于陈列古器,下柜用于储纳家居。 今次董酒与紫檀世家再度合作,框架采用榫卯结构纯手工打磨,扇面以酿造元素进行手绘推演,融合刺绣加以二次创作,呈现冷静的抽象主义作品“百草屏风”,木材静穆沉古,观之遐思神往。 屏风运用蒙德里安画作的构成方式,再现冷静的抽象主义。 每片扇面置有一处陈列,高低间隔,错落有致。运用平面的展板与屏风形成垂直结构,四个方体如拱山结构,突出展示酒的主体,百草则作为背景相映衬。 此款作品选材黑檀,原木细腻且沉水,胚料均经过半年的置换处理,使其不受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2021-08-29封坛酒,在老名酒的产品中屡见不鲜,其丰厚的历史积淀、年份的独一无二、限量的资源储备,皆为市面常规产品所不具备。 紫砂,介乎陶与瓷之间,自曼生之后,典雅古朴,郁郁乎文哉。今董酒与紫砂结合,推出首款壹号库封坛酒。 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酒体来自董酒壹号库。 壹号库于1980年正式投入使用,至今40余年。酒库中最老的酒,是1980年生产的基酒。 长期的生产实践表明,储存白酒的容器材质与酒质有密切关系。白酒的发酵设备各家有各法,有的是地缸,有的是石窖泥窖,而我国名优酒的储存设备,则不约而同选择了陶坛。 壹号库中的陶坛均为投产使用时放置,周边环境、温度、湿度穩定,适宜酒体储存。陶坛的微孔网状结构能够促使
2021-07-22中医中药,是“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同时也是“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中医中药为国民健康起到巨大作用,其发展也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出台了多项政策方针,助推中医中药的发展。 在中医中药理论与实践的传承中,酒的作用举足轻重。古代的“醫”,上半部是“殹”,是指治病时的扣击声,下半部分的“酉”,则是指医疗用的酒,可见酒对于中医的重要性。两千多年前,酒就入选中医古典名著《黄帝内经》,被列“汤液醪醴论”,酒的作用和制作材料得到专门论述,后续《千金要方》《金匮要略》等著名医典均对酒的应用广泛提及。 从酒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存在诸多以中医中药理
2021-06-03国人聚会,不论家中还是餐馆,若是享用中餐,大抵采用围桌会食的方式,其隆重热烈的气氛会感染到每一位与餐者。 然而,分餐制直到民国都没有从中国社会中彻底消失,而合餐制也并非晚近时期的新鲜事。 早在周代,分餐制已在贵族阶层广泛存在。《礼记·礼器》中记载,“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这个豆可不是吃的豆子,是一种盛食器,最早分餐制的目的,不是为了讲究个人卫生,而是权力地位、长幼有序的象征。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了一些饮食的木案,案上还放有酒具多种,有杯、觚(gū)和用于温酒的斝(jiǎ),将分餐制在古代中国的源头提到了4500年以前。 隋唐以前没有桌椅,人们都是席
2021-05-312020年,这个充满诸多情愫、牵动全球产生的重大变迁的年份,即将进入尾声。三餐四季,周而复始,董酒厂依旧遵循1258道工序,延续着古法酿造工艺。 上图:大曲 / 下图:小曲 一般,其他酿酒生产要么使用大曲,要么使用小曲,董酒是老八大名酒中唯一一个使用大曲和小曲两条工艺线进行酿酒生产的酒企,首创了多种曲用于同一种白酒的生产方法。 上图:小曲近景 / 下图:查看小曲状态 上图:研磨曲药/下图:曲粉过筛 董酒使用的大曲形状是中国传统白酒中尺寸最小的,其体积较小,表面积相对较大,即增加了曲块表面与空气的接
2020-12-02